“健康起點,希望未來”——母嬰保健主要健康知識
發布時間:2025-03-31
1. 孕前保健
健康檢查:夫妻雙方在計劃懷孕前3-6個月,應進行全面體檢,包括血常規、尿常規、肝腎功能、傳染病篩查(如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艾滋病等),以及女性的婦科檢查、TORCH篩查等。通過這些檢查,能及時發現可能影響懷孕和胎兒健康的疾病,并進行干預。
生活方式調整:提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,每天0.4-0.8mg,可有效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。同時,夫妻雙方要戒煙戒酒,避免熬夜,保證充足睡眠,均衡飲食,適當運動,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。
2. 孕期保健
產檢頻率:孕早期(12周前)至少進行1次產檢,確定懷孕和孕周,評估孕期風險。孕中期(13-27周)每4周產檢1次,監測胎兒生長發育和孕婦健康狀況。孕晚期(28周后)每2周產檢1次,36周后每周產檢1次。
飲食與運動:孕期要保證營養均衡,適量增加蛋白質、鈣、鐵等營養素的攝入,多吃瘦肉、魚蝦、奶制品、新鮮蔬果。同時,可進行散步、孕期瑜伽等適宜運動,控制體重增長速度,降低妊娠糖尿病、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。
自我監測:孕婦要學會自數胎動,孕28周后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數1小時胎動,3次胎動數相加乘以4,12小時胎動數應在30次以上。若胎動異常,如過多或過少,需及時就醫。
3. 產后保健
身體恢復:產后需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,避免過早進行重體力勞動。產后42天內要密切觀察惡露的量、顏色和氣味,如有異常及時就醫。同時,產后要盡早開始母乳喂養,這不僅有助于嬰兒健康成長,還能促進子宮收縮,加快身體恢復。
心理調適:產后女性身體激素水平大幅波動,加上育兒壓力,容易出現產后抑郁。家人要給予關心和支持,產婦自身也要保持積極心態,多與他人溝通交流,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幫助。